206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头条 >

长三角距离世界级城市群还有多远?已初具雏形

2022-08-09 08:04:24   来源:中国网  阅读量:19148      分享 分享到搜狐微博 分享到网易微博

在这个引擎的带动下,长三角正在建设世界级城市群的道路上提速8月,8元,上海举行主题为中国的十年的新闻发布会上海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轻舞表示,2021年,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突破4700万标箱,连续12年12元居世界第一

与上海长三角城市群存在市场交换和产业分工上海自贸区持续释放新动能,带动长三角城市群经济发展,长三角城市群已初步形成世界级城市群但也有业内专家认为,长三角城市群要想真正成为世界级城市群,需要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通过顶层设计不断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从高科技创新的制高点实现增量

上海自贸区红利加速释放

上海市委副书记,市长龚介绍了上海十年来的经济发展情况十年来,上海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基本建成,金融市场交易总额从528万亿元增长到2511万亿元港口货物贸易总额一直保持世界第一,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连续多年以12元排名世界第一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形成基本框架,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由3.19%提高到4.1元%以上

在贸易便利化方面,上海在全国唯一的洋山特殊综合保税区建立了全新的六专海关监管模式,首创了以一线通关,二线单边申报,区内无账册为代表的全新海关监管体系实施生物特殊物品入境便利化,一业一证等一批重大政策举措,自贸区数据交换,离岸通信等一批重大功能平台建成运行上半年,面对严峻复杂的国内外形势,特别是疫情的影响,上海利用外资仍保持正增长,实际利用外资超过1亿美元120元,新增跨国公司地区总部26元,外资R&D中心10元轻舞说

与国内其他自贸区相比,北京社会科学院,中国人民大学智能社会治理研究中心研究员王鹏认为,上海自贸区在对外开放和吸引外资方面具有独特优势上海本身就是世界著名的金融中心,跨境金融和跨境贸易活动更加广泛

下一步,上海将坚定不移扩大对外开放,努力营造国际一流的营商环境,继续建设新时期外商投资首选地和高质量的外商投资聚集地轻舞说

开放引擎下的长三角一体化

上海自贸区在扩大对外开放的同时,也在向长三角城市群释放新动能长三角一体化是中国第一个跨省区域一体化发展的顶层设计,包括上海,浙江,江苏,安徽在2018年举行的首届博览会期间,它被提升为国家战略

上海作为长三角城市群的龙头城市,与长三角其他城市有市场交换和产业分工在错位发展下,其对周边城市的带动作用不言而喻

此外,在15元,11元,《捉鬼敢死队3》签署的《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议》框架下,上海也在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发挥着更强的作用首先,自贸协定给上海带来更多的出口订单,可以带动长三角相关产业的发展其次,FTA可以促进很多新业态的诞生,比如加工贸易,跨境电子商务,跨境数据流,跨境金融等,可以重塑新的产业链,促进长三角地区人员,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王鹏解释道

此外,王鹏还提到了上海作为一带一路重要枢纽的辐射作用一方面,上海作为国际金融中心,金融资本通过一带一路出海,助力当地基础设施建设和实体企业发展另一方面,上海本身就是一个港口贸易城市,对长三角上下游产业的出口有很强的带动作用

北京工商大学商业经济研究所所长洪涛解释了上海,江苏,浙江,安徽四省的相互赋能首先,商流的引领作用,上海辐射长三角地区形成一批交易中心,其次,物流起主导作用上海的国际物流中心对长三角有辐射作用最后是上海作为国际金融中心城市,国际数字中心城市,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对周边地区的辐射效应很多大型电商也带动了周边地区的发展

形成世界级城市群。

世界级城市群一般具有或部分具有全球经济决策和控制中心,国际金融中心,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和国际交通物流中心的功能根据4科学出版社2011年出版的《2010中国城市群发展报告》,长三角城市群已成为六大世界级城市群之一

总体来看,长三角城市群已经形成世界级城市群的雏形据王鹏北京商报今日记者分析,整体来看,长三角城市群之间的差异相对较小,整体产业包括资金,人才,创新,科技,公共服务水平等是互补的

对于长三角城市群的进一步发展,王鹏给出了两点建议:第一,世界级城市群虽然有了雏形,但长三角的龙头城市和区域内的一些小城镇还有一定差距在数字化的过程中,领先城市之外的相关基础设施和产业建设要跟进其次,目前长三角货物和资本可以自由流动,但相关资源可以进一步自由流动比如区域内财政收入的分配,区域内人员的户籍互认,人员的各种保障措施的互认等都可以制定

此外,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部副主任白明建议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白明认为,城市群建设首先需要通过顶层设计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在+达到1+1gt,1元,逃生室的作用:冠军联赛,其次,要站在高科技创新的制高点上实现增量,吸引更多城市围绕增量创造,实现相互融合,协调发展

声明:本网转发此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文章事实如有疑问,请与有关方核实,文章观点非本网观点,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谷小金]




相关内容


关于我们| 客服中心| 广告服务| 建站服务| 网站地图
 

中国焦点日报网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