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6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图片 >

“灵魂砍价”背后,中国应如何鼓励创新药研发?

2022-03-08 01:36:00   来源:网络  阅读量:14037      分享 分享到搜狐微博 分享到网易微博

“看病吃药”历来是民众关注的热题。中国国家医保局近日公布的《2021年医疗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快报》显示,自国家医保局成立以来,连续4次开展医保药品目录准入谈判,累计将250种药品通过谈判新增进入目录,价格平均降幅超过50%,“灵魂砍价”场景常常受到热议。此背景下,国产创新药研发会否受影响?如何更好鼓励企业创新药研发?这些问题成为今年全国两会上的焦点之一。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顾建文提交了《关于“完善医药创新生态 推动产业健康发展”的提案》。

资料图:药剂师通过自动分药系统为患者准备药品。 中新社记者 佟郁 摄

他强调,近年来,国产医药创新正步入由量的增长向质的提升的跃升期,一些领域从跟跑、并跑到开始领跑。特别是在新冠肺炎流行的大背景下,中国医药创新特别是生物医药创新在疫情防控、助推经济重振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也有效保障了人民生命健康和国家生物安全。

但是,目前新药研发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新药研发经费投入巨大、回报时间长、风险高、医药企业整体创新力不足等都成为国产医药创新发展的“绊脚石”。

顾建文认为,目前存在的问题是多方面的:一是仍缺乏完善医药创新生态宏观且长远的政策支持;二是在医保谈判和国家集采的“灵魂砍价”下,一些创新药虽可以进入医保目录中,但也会面临较大降价压力,不利于药物研发回报;三是创新药新增适应症重新谈判将对药物价格产生影响。

对此他提出了多项建议,包括建议国家层面出台更系统性、纲领性的规划,从研发激励、定价机制、医保准入、基药准入、落地进院、完善多层次医保支付体系、税收减免、地方政府扶持等多个维度,确保创新药物更快地惠及更多患者、提高医疗效果,升级中国医药产业生态,为本土创新药营造更好的发展土壤。

另外,他还建议,借助行业标准的“指挥棒”,提高医保准入政策的可预期性。借鉴发达国家基于价值的定价机制中的质量调整生命年、成本效益评估等指标,以及中国仿制药与创新药的特定产业结构,综合考虑药物的临床价值、支付方价值、创新价值、患者价值,明确不同价值维度、指标的类别、权重。应在医保准入和价格谈判程序中,逐步提高药品的效果类指标权重。

谈到创新药面临着价格政策与其他医药政策联动有限的问题,全国政协委员方来英认为,在谈判药品落地方面,部分创新药降价后“以价换量”的转换机制不顺畅。尽管国家医保局明确规定从2022年1月1日起实施新版医保目录,但个别地方的医保部门受人财物保障能力、经办服务能力、信息化标准化支撑能力的限制,目录内创新药在当地得不到及时、足额、便捷的报销,参保民众获得感大打折扣。

在谈判药品落地方面,方来英建议国家医保局实施“医保品种落地典型案例推广项目”,编制“国家医保药品落地能力建设工作指引”,大力支持部分先行省市探索普通门诊统筹政策、门诊慢病/门诊特病模式、特药政策,征集、遴选、褒扬一批医保药品落地的先行示范地区,并在2022年内向全国复制推广。

声明:本网转发此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文章事实如有疑问,请与有关方核实,文章观点非本网观点,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余梓阳]





关于我们| 客服中心| 广告服务| 建站服务| 网站地图
 

中国焦点日报网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