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关键一年。围绕扎实稳妥推进农村改革发展,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启动乡村建设行动,加强水电路气信邮等基础设施建设,因地制宜推进农村改厕和污水垃圾处理;深入开展文明村镇建设。
来自江苏乡村一线的人大代表们满怀憧憬,纷纷表示将继续投身乡村振兴实践,不仅提升农村人居环境“外在美”,也将不断深化乡风文明“内在美”,奋力建设新时代鱼米之乡。
提升农村人居环境,
持续扮靓“外在美”
“聚焦农村改革发展,政府工作报告里讲得很细致,提到了农村改厕、污水垃圾处理,这确实是关系到村民幸福感的民生实事,也是夯实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在全国人大代表、靖江市新桥镇德胜中心村党委书记杨恒俊看来,帮助乡亲们把日子过得“美起来”,乡村人气才会“旺起来”。今年德胜中心村目标明确,将推进5G网络全覆盖,积极推进弱电下埋、农居改善、绿化补植等工作,持续扮靓“美丽乡村”。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将启动乡村建设行动,这为大家做好乡村工作提供了遵循。”全国人大代表,江苏兴旺农牧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唐慧娟告诉记者,作为扎根乡村一线的企业家,她一直将农村人居环境放在心上,既要带着村民养殖致富,也不能为“美丽乡村”添麻烦,近年来,企业始终督促养殖户将猪粪进行无害化处理,再通过沼气厌氧发酵,统一处理后还田。
落实乡村建设行动,唐慧娟又有了新的打算和目标,她告诉记者,正尝试与当地国企合作,围绕“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创新设备、升级技术,探索以绿色无污染、种养结合、循环利用的方法变“废”为宝。她也期待政府相关部门、农技人员可以指导、支持这类针对养殖业的“清新”改造行动,在确保生猪产能的同时,着力改善区域生态环境。
树立文明乡风,
夯实乡村“内在美”
“从前的黄窝村是脏乱差的传统渔村,如今已经是3A级旅游景区,全年接待游客10多万人次。”全国人大代表,连云港市连云区前三岛乡党委副书记,高公岛街道黄窝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张立祥说,政府工作报告提到的保护传统村落和乡村风貌,令他倍感振奋,正是因为重视原汁原味的村落风貌,这个小渔村才焕发了生机活力,村民们也尝到了文旅发展的甜头。
“我们已经实现了全面小康,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乡亲们不仅要鼓足腰包,还要富足精神。”张立祥满怀信心地说,下一步将通过海上红帆党组织、最美村民点赞榜等“文明乡风”系列活动,全力提高村民素质,还将建设好村史馆,挖掘和传承优秀历史文化,激励村民向好向善。为进一步擦亮“文明乡风”底色,当前黄窝村还与文艺界的专家对接,依托“美丽村庄”做好文化文章,举办书法、绘画、音乐节等各项文化活动,提升村民的文化素养和精神面貌。
实施农耕文化传承保护工程,已被农业农村部列为“十四五”期间的重要工作之一,全国人大代表,江苏万顺集团董事长周善红认为,这项工作还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建设文明村镇、树立文明新风,可以以保护传承农耕文化为抓手。”他建议,学校积极开展耕读文化特色教育,把教育和社会生活实践紧密结合起来,一方面要考虑增设原汁原味的农耕文化课程,另一方面,建议组织耕读文化社会实践,每学期有计划地安排青少年到农村现场学习体会。
守好“绿色家底”,
推进生态“持续美”
良好生态始终是乡村振兴的支撑点,守好“绿色家底”推动乡村产业可持续发展成为代表们的共识。
“螃蟹养殖业是南京高淳区最具特色的地标产业,当前已经形成了稳定养殖面积20万亩以上、全链条总产值近100亿元、跨度20余行业、惠及10多万农民的富民产业。”全国人大代表,江苏固城湖青松水产专业合作联社党委书记、理事长邢青松说,坚持绿色发展,成为当地乡村振兴的最大法宝,“绿意”不断涵养、释放“效益”。他告诉记者,近年来,他探索实施了万亩高效水产生态养殖项目的建设,提升养殖生态环境。今年两会,他提交了关于加大对池塘养殖生态化改造政策扶持的建议,希望助力全国更多水产养殖项目进行池塘的生态化改造,提升水产生态健康养殖水平,并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
依托得天独厚的水资源优势,近年来,镇江丹徒区世业镇积极走生态农业之路。“我们将生态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绿水青山‘释放’更多富民、增产红利。”全国人大代表,镇江市丹徒区世业镇副镇长聂永平欣喜地说,今年该镇将开展新型水稻样板田建设,扩大农业生态园水果种植规模,保障一年四季都有不同水果供游客采摘,村民人均年收入增长到3万元。
“乡村振兴富民路上,我们将不断厚植‘绿色家底’,促进乡村可持续发展。”聂永平告诉记者,为与“零工业乡镇”相呼应,今年,当地5个村将统一规划“低碳民宿”,并积极推广“全电绿色厨房”,一幅以能源清洁转型为引领的低碳、可持续生产生活画卷正在世业镇缓缓铺开。
声明:本网转发此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文章事实如有疑问,请与有关方核实,文章观点非本网观点,仅供读者参考。